教育院校 / 小学 / 公立小学
91搜课网
2021-12-18 14:33
喜是上下结构。喜(拼音:xǐ)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。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,古字形从口从壴,表示人听到鼓声而高兴,本义是欢喜、快乐。也用作动词,表示喜爱、爱好。
康熙字典
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喜 ,康熙笔画:12,部外笔画:9。
古文:憘、𢐭、歖。
《唐韵》虚里切。《集韵》《韵会》许已切。《正韵》:许里切,并音蟢。《尔雅·释诂》:喜,乐也。《玉篇》:悦也。《书·益稷》:股肱喜哉。《易·否卦》:先否後喜。又闻喜,县名。
又姓。《正字通》:元顺帝时喜同,明正统中喜宁。
又《集韵》虚其切,音僖。末喜,有施氏女名。《晋语》:夏桀伐有施氏,有施人以妹喜女焉。
又《楚辞·天问》:简狄在台喾何宜,玄鸟致贻女何喜。注:喜叶音羲。
又《集韵》许记切,与憙同。好也。
《诗·小雅》:彤弓弨兮,受言载之。我有嘉宾,中心喜之。注:载叶子利反,喜读去声。
《前汉·广陵王传》:何用为乐心所喜,出入无悰为乐亟。注:韦昭曰:喜,许吏反。亟,丘吏反。
又《集韵》《类篇》并昌志切,音炽。与饎同。
来自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。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
赞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