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

升学辅导 / 初中辅导 / 初中历史

  1. 91搜课网
  2. 91搜课网

    2021-12-26 15:43

清朝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

清朝科举制度共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:院试:是属于各省的考试,通过院试就可以进行乡试;乡试:是由国家派考试官,每三年考一次;会试:是通过乡试的人,第二年进京师进行礼部考试;殿试:是会试考中之后,贡士要在会试一个多月后,进行的另一考试;廷试:也叫朝考,是在殿试以后进行的一门考试。

扩展资料:
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(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),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。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。
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,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,宋英宗治平三年(1066年)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。
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、中央的省试与殿试。乡试第一名为“解元”,中央省试为“省元”,殿试第一名为“状元”。
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、明经、俊士、进士、明法(法律)、明字、明算(数学)等多种科目,考试内容有时务策、帖经、杂文等。
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、明经科目,考试内容有帖经、墨义和诗赋,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,取消诗赋、帖经、墨义,专以经义、论、策取士。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。
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,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,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。
特别是唐宋时期,科举制度之初,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,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。
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,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。但在宋代以后,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,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。
宋代以后,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,人才一代不如一代。

来自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。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

赞同

推荐课程查看全部

位置:北京91搜课网 > 学习攻略 > 清朝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

0.362544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