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院校 / 高中院校 / 公立高中
91搜课网
2021-11-09 12:16
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《永乐大典》。《永乐大典》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,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,全书22937卷,11095册,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、文学艺术、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,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。
《永乐大典》前后编纂过两次,第一次编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(1403),由解缙、胡广、胡俨、杨士奇等人负责,召集了147人,于次年完成了编纂工作,名《文献大成》。当时的明成祖朱棣阅读后非常不满,命令重新编纂。
永乐三年(1405),明成祖再命解缙、姚广孝、郑赐等人重纂,这次因为采选的书籍众多(集齐了全国所有的书目),参与的朝臣文士、宿学老儒达到2.16万人。永乐五年(1407)定稿进呈,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,亲自为序,并命名为《永乐大典》。《永乐大典》完成后,明廷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、清抄、绘图和圈点工作,由于人员数量过多,已经无法统计了。
参与编修《永乐大典》的人员居住在离皇家藏书处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等地,由光禄寺供应伙食,还发给膏火费,官员参与编修的可以免朝,待遇十分优厚。当时有人就以“天下文艺之英,济济乎咸集于京师”来形容《永乐大典》编纂的盛况。
来自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。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
赞同